關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維權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定有 見習記者 魏廣寶/文 萌友 陳浩/圖
捐款、捐防疫物資、組織醫療隊支援湖北……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河南不少企業展現著自己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值2020年3·15即將到來之際,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東方今報·猛犸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聯合行動,推出3·15大型策劃“品牌與責任”,將持續關注有“溫度”的河南企業,為品牌賦能“添把火”!今天,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帶您走進牧原集團,一起傾聽他們的戰“疫”故事,感受河南品牌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牽動著牧原集團全體員工的心,牧原人快速行動、主動對接,捐款捐物,擴大就業保障民生,全力以赴投入到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牧原集團總裁助理袁合賓道出了面對疫情牧原人打出了戰“疫”組合拳。
捐資2億元助力疫情防控
全球直采防控物資
1月30日,牧原集團宣布,旗下上市公司牧原股份與實際控制人秦英林、錢瑛夫婦共同捐贈人民幣2億元,用于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疫情嚴重的地區。其中,牧原股份捐贈人民幣1億元,實際控制人秦英林、錢瑛夫婦捐贈人民幣1億元。
牧原集團表示:該資金主要用于采購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毒藥品、醫療設備等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為基層防控人員提供必要幫助和激勵,支持科研院校、研究院等機構,開展新型肺炎等疾病的演變機理、生物醫藥技術研究、流行病學調查和防治方法等一系列基礎研究工作,支持疫區臨時防控醫院建設等,全力支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與疫情賽跑,時間就是生命。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了解到當前各級政府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防控物資嚴重不足,甚至部分基層醫院醫護人員缺乏防護物品,牧原集團積極部署:一方面將企業庫存的口罩、防護服無償捐給企業所在地政府和醫療部門使用,另一方面組織采購部門及相關人員快速行動,放棄春節假期,發揮集團采購優勢,充分利用境內外供應商資源和采購渠道,從韓國、英國、泰國、德國、越南、法國等采購防控物資,無償提供給地方政府用于基層疫情防控。
牧原集團采購總監薛燏介紹說:“疫情發生以后,牧原集團及其下屬子公司快速行動,為各地疫情防控無償提供口罩、防護服、酒精等防控物資,此前已累計捐贈口罩100萬個,防護服等防護用品15萬套。”
自疫情發生以來,南陽市有近10萬名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基層干部奮斗在防控一線,用生命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為免除一線人員的后顧之憂,牧原集團向南陽市捐贈5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保險。據介紹,該保險包括河南741名支援武漢、南陽的河南省醫療支援團隊,解除了大家的后顧之憂。
發揮自主研發優勢
科技支撐疫情防控
2月14日,在滬陜高速內鄉站出口處,每一位剛下高速的駕駛員和乘客,也和別的地方一樣,被要求做體溫監測和身份登記。
但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并沒有身穿防護衣的醫護人員為他們量體溫。他們只需要排隊走進出口不遠處的一間臨時板房,把身份證放在識別區,眼睛看著前方的攝像頭即可。
“體溫36.5℃,正常!”20秒后,電腦發出清晰、洪亮的聲音。坐在板房旁邊的值班人員電腦屏幕上也同步出現了受檢人員的身份信息和身體狀況。這樣雙方不需要近距離接觸,就完成了體溫監測和身份信息收集等一系列工作。
“這是利用人體測溫紅外熱像系統對每個進入內鄉的人進行信息采集和體溫測試。”在場的內鄉縣公安局民警對記者說:“這種‘現代化’手段,實現了人體自動測溫、高溫預警,被采集者的身份證信息與體溫數據關聯自動生成報備、無需人工登記,且可追溯,還避免相互近距離接觸帶來的疫病感染。”
這一套方便快捷的監測系統是哪里買的的高科技產品?記者采訪后才得知,這是牧原集團的最新科技成果。
隨著疫情下復工模式的開啟,內鄉站高速出口車流量增加,防控壓力隨之增大。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既完成對來自四面八方每位人員的身份登記和身體檢測,又避免檢測者和被檢測者的近距離接觸,是擺在疫情防控面前的新課題。
“我們了解到這一需求信息后,要求企業的研發團隊盡快研發出自動測體溫且能自動報備相關信息的軟件設備。企業研發團隊克服困難,加班加點,從開發軟件到購進改制相關設備、成功完成快速人體紅外熱像系統,僅用了2天多時間,隨后將人體紅外熱像系統和設備無償捐贈給內鄉縣公安局并投入使用。”牧原集團采購總監薛燏告訴記者。
了解到各地醫院不僅缺乏基礎的防護物資,更缺乏能夠用于安全隔離轉運疑似、確診患者的負壓救護車,牧原集團一方面利用自身優勢面向全球采購醫療防疫緊缺物資設備,加大捐贈力度,另一方面發揮自主研發優勢,為地方醫療機構研發出具有新風系統的負壓救護車。
薛燏透露:截止目前改造完成的30余臺負壓救護車已分別捐贈給河南南陽、信陽,湖北鐘祥、石首等地醫院,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企業還捐贈3臺“空中喊話”無人機給內鄉使用,通過較大的覆蓋半徑監控、督導地面疫情防控,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擴大就業保障民生
專機、專列輸送員工返崗
疫情防控時期,為降低員工在返崗途中的風險,保障員工安全返崗。2月22日,牧原集團首批春節招聘員工及部分老員工,做好健康狀況核查檢測,有組織地前往位于安徽、山東等地的牧原集團各分公司返崗就業。
“提前通知、信息化系統收集個人健康數據、開具健康證明,南陽區域子公司接送務工者,到達總部后統一乘車送至入職的分公司……”牧原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王春艷介紹員工安排流程,“本次啟程的員工是牧原集團招聘的新員工,也是牧原集團全力抗疫情促就業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疫情發生后,牧原集團在招聘環節實施防控措施,迅速改變了招聘模式,通過智能化招聘系統,實現網上招聘為主的招聘渠道。同時,為更好地解決務工返鄉人員及應往屆畢業生就業問題,牧原集團聯合南陽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展“抗疫情·促就業”專項招聘活動,面向南陽市提供4萬余個就業崗位。截至目前,南陽轄區已有2萬余名務工人員在牧原集團實現了就業。
目前,牧原集團已將該模式逐步向全國130家子公司所在地進行推廣,實現節后有序復工的同時更好地解決務工返鄉人員及畢業生就業問題。
3月3日,牧原集團組織包機,80余名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乘坐專機,從南陽出發到達東北各子公司,同時有60余名東北區域員工搭乘專機返回南陽總部。
“沒想到,還能坐到免費‘專機’,牧原集團提供的一站式服務真是暖心。”來自內鄉縣余關鎮麥西村的張曉偉戴著口罩,仍擋不住臉上洋溢的復工的喜悅。
同日,牧原集團除了開展“包機”計劃外,也積極與南陽東站協作,開通了“南陽東——阜陽西”的高鐵專列,輸送南陽籍需要去開封、商丘、安徽等地的員工以及在牧原養殖場務工的建筑工人。400余人乘坐公司安排的大巴車前往高鐵站,經過嚴格的消毒及安全檢查,由牧原專列順利送達目的地,開啟復工復產。
“‘創造價值,服務社會’這是牧原集團企業文化遵循的核心理念。在新冠肺炎這場阻擊戰中,全體牧原人勇擔使命、全力以赴,相信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和奮戰在一線的勇士們一道,定能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牧原集團總裁助理袁合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