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維權
大象新聞記者 李昌/文 記者 劉園園/視頻
胡鑫宇的物理課本最后一頁,寫了這么一句話:“如果我不活了,將會變得怎么樣?”
從2022年10月14日消失在學校監控中,到2023年2月2日胡鑫宇事件新聞發布會召開,這111天的時間里,江西少年胡鑫宇牽動無數人的心。
“胡鑫宇系自縊死亡。”2月2日,江西有關方面公開通報調查情況。
當塵埃落定,圍觀眾人看到了一個15歲少年孤獨離去的背影。更多人在思索,如何規避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
謎團揭開
2月2日上午10點,胡鑫宇事件新聞發布會在上饒市鉛山縣召開。江西省、市、縣聯合工作專班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胡鑫宇事件調查情況,認定胡鑫宇系自縊死亡,尸體發現地系原始第一現場。
根據通報,大象新聞記者整理出10月14日,胡鑫宇離開學校前后的行動軌跡。
10月14日17時40分,胡鑫宇站在宿舍5樓陽臺上試圖跳樓,但始終猶豫不決。他通過錄音筆,記錄下了當時的心理活動:“真站到這里,反倒是有點緊張了,心臟在狂跳。如果真跳下去了,會怎樣?不確定,跳下去了,應該也沒人發現,F在至少不會被發現,以后過了幾天,還是會被發現的。剛剛又不跳,不行,我應該是不想。”
17時51分58秒,原本該在學校上晚自習的胡鑫宇,從學校雎園方向的監控中閃過,從此便不見了蹤影。
隨后,胡鑫宇來到位于鉛山縣河口鎮金雞山區域的某糧庫附近。借助糧庫北面東西走向圍墻旁的渣土堆,他攀爬上了高于渣土堆約 1.5 米的圍墻。
在糧庫院內北部洼地竹樹雜林中,胡鑫宇選擇了一棵靠近圍墻內側墻體向內斜生的樹木,并借助圍墻將兩根鞋帶捆綁于與圍墻頂端垂直距離 0.61 米的樹干凸起處。
發布會進行時,一位網友評論:“究竟承受了怎樣的痛苦,讓他用這么決絕的方式離開?”
內心掙扎的少年
時間回到胡鑫宇失蹤前17天。
2022年9月27日,胡鑫宇曾用電話手表與母親李連英三次通話,共43分鐘。電話里,胡鑫宇說“很想哭”,李連英心疼孩子,說想哭就哭出來,他就哭了一會兒。李連英詢問原因,胡鑫宇卻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訴說在學校適應不太好,“窗簾太亮了,睡眠不好。”
國慶假期,在福建工作的李連英回到江西,陪了孩子4天,感覺他對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不愛做作業”。那幾天,胡鑫宇還要求哥哥買了一支錄音筆,被問及原因,他表示想記錄一下“在學校的心得”。
2022年10月6日,胡鑫宇返回學校上晚自習,但睡眠問題仍然困擾著他。三天后,他在筆記本上寫道:“來校幾天后狀態依舊差,睡眠可能有問題……早上5點30分醒了一直賴床不愿起,因為害怕別人說打擾他休息。”此外,他還記錄了自己的課堂狀態:“一直盯著桌上的書看,幾乎不抬頭看黑板,因為我怕老師看到我一臉茫然的樣子。”
在一頁寫有英語單詞的筆記上,胡鑫宇把自己難以適應新環境歸咎為性格原因,“新環境真的難適應,我這內向的性格真煩,也不能全怪性格吧,畢竟自己就是這么一個人,可以通過寫東西來緩解這份心情。”
此外,在一頁單獨的筆記上,胡鑫宇甚至考慮過“休學”的問題,“如果我什么時候頹廢了,就想一下去留問題,即要回家這個議題。首先應如何同老師講,最好點明原因:1.怕影響他人;2.不勞煩老師費心我自己調整;3.在意他人感受、不合群。”
通過胡鑫宇在校時筆記本上的內容,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張都接受大象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孩子的心理負擔已經大到難以獨自負荷了。
“胡鑫宇性格內向且細膩敏感,孩子可以傾訴的母親也不在身邊,而新認識的同學不僅缺乏傾訴對象,還會造成很大程度的社交壓力,甚至于睡醒都不敢起身下床。孩子進入高中后,學習成績比以前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又沒有及時得到疏導,孩子就會有強迫和抑郁的傾向,而這又會反過來影響孩子的成績。這種處境是比較糟糕的。”張都說:“此外,國慶期間和家人短暫相聚后的分別,反而加劇了孩子的孤獨感,讓他覺得前面的路艱難無光。”
被編排的“都市傳說”
在這種情況下,10月14日下午5點51分58秒,胡鑫宇在校園監控中留下了最后一個一閃而過的影像,從此就不見了蹤影。
在此后的106天里,鉛山縣公安機關會同應急管理、消防救援、教體、城管等部門,聯合平安義警、藍天救援、綠洲救援等社會力量,搜索了學校南側樹林山崗約589畝,始終沒有發現胡鑫宇的蹤跡。
直到2023年1月28日中午12點25分,一名群眾報警稱,在鉛山縣河口鎮金雞山區域樹林中發現一具縊吊尸體,公安現場勘查發現,死者衣著與胡鑫宇失蹤時衣著一致。隨后公安機關經對死者生物檢材進行DNA檢驗,確定死者是胡鑫宇,F場勘查過程中,發現了位于糧庫圍墻墻洞中的一支錄音筆,并送專業機構鑒定。
參與搜尋胡鑫宇的當地救援人員李先生向大象新聞記者介紹,對于胡鑫宇的搜尋一直在繼續,遺體被發現的金雞山區域也曾被細致的搜尋過,“尤其是年前,搜尋范圍被擴大了,附近幾乎所有區域都會安排負責的部門和人員進行搜索。”
此外,李先生還表示,救援工作受到了網絡主播和一些網絡輿論的干擾,“周邊來了很多主播,以尋找胡鑫宇的由頭拍攝視頻或開直播,對搜索不僅沒有幫助,還干擾到了正常的搜索工作。”
據了解,胡鑫宇事件引起全國網友的廣泛關注后,網上出現了不少所謂的分析與推測,流傳較廣的有“學校二樓出現白布裹尸”、“后山發現帶血衣被”、 “化糞池發現碎骨”、“被光頭男教師殺害”、“被人帶進醫院割去器官后拋尸河內”、“被人用SUV汽車運走”……后經官方核查,這些網傳信息均系謠言。
目前,公安機關已梳理掌握網上杜撰虛假事實、制作虛假場景、炮制虛假錄音、拼接監控視頻、假冒事件當事人等五大類共計120余種虛假信息。公安機關已對少數故意編造、傳播謠言的人員依法進行了打擊處理。
“網上的種種謠言,對于胡鑫宇的家屬來說,無異于傷口上不斷撒鹽。”前高校新聞與傳媒學院主任、自媒體創業者曾光指出:“從傳播學上講,他們可以算作事件營銷,利用大眾對這一全國熱點事件的關注,來為自己博取流量。”